• 中职招生网-致力于为学生挑选优质的职业学校以及五年制大专院校!
  • 今天是:

宜昌中职教育瞄准企业需求 7所中职学校新增专业14个,停办专业9个

作者:湖北中职网 时间:2021-03-25 17次

摘要: 今日,2020年宜昌中考拉开序幕。今年下半年,不少学生将走进中等职业学校。 7月17日,记者从宜昌市教育局获悉,为了对接地方经济,满足企业需求,2020年确定7所中职学校新增设专业

  今日,2020年宜昌中考拉开序幕。今年下半年,不少学生将走进中等职业学校。

  7月17日,记者从宜昌市教育局获悉,为了对接地方经济,满足企业需求,2020年确定7所中职学校新增设专业14个,停办专业9个。同时还将严格建立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制度,一年后对新设专业开办情况进行评估,不合格则停止招生。

  本土化工产业急需人才 两个化工专业“涅槃重生”

  在今年新增的9个产业急需专业中,宜都市职教中心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(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安装与维修方向)和当阳市职教中心的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专业(水泥工艺、陶瓷工艺、玻璃工艺方向),准确的说是“专业重开”。

  宜都市职教中心教师江诗富,可谓是见证了学校“化工类”专业的兴衰。“这个专业从1988年开设,宜都多家大型化工企业的技术骨干,都是我们的校友。”江诗富说,以前根本不愁招生,但到了2011年前后,不少家长和学生们认为“学化工会危害健康,工资待遇不高”,招到的学生越来越少,无奈之下停办。

  今年3月,“疫情”刚有好转,该校校长李如松就走访了宜都本地十几家企业,了解企业需求。他得知,宜都的全省重点化工园区,已有多家化工企业入驻,急需仪器、仪表、设施设备维护的专业技能人才。

  更让他兴奋的是,他所到的化工企业,不再是“弥漫着刺鼻的气味”,而是一条条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,企业员工的待遇提升了,工作强度也降低了。他希望,今年重开这个专业,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骨干。

 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当阳市职教中心。该校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春平告诉记者,学校的“化工专业”也曾经历过只招到几位学生的窘境,但随着水泥、玻璃和陶瓷,成为当阳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,企业要求“量身定做”,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。

  而今年不少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,回流到本地企业打工的消息,也让刘春平和同事们有信心,再现化工专业的辉煌。

  新增专业对接主导产业 让学生“玩转”工业机器人

  记者注意到,在今年新增的专业中,不少专业都有比较时髦的名字,如枝江市职教中心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,五峰职教中心的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,还有物联网技术应用、移动商务、生物技术制药、环境检测技术等,这些空白专业都是对接的地方主导产业。

  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袁新宏介绍,新增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,主要是精准对接枝江三宁化工的智能工厂,为企业工厂的“机换人”提供服务。开学后,学生们除了学习文化课、相关理论等基础课外,还将企业课程、岗位标准、企业文化等引入到学校课程中,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学校企业“双师带徒”,企业师傅参与人才培养评价。

  五峰职教中心副校长邹时红表示,今年新增的专业就是为五峰“茶旅”产业量身定做的,申报前,为了充分论证可行性,教师彭波写了足足3万多字的人才培养方案。

  邹时红还介绍说,为了吸引学生,他们还准备了丰厚的学习福利,如兴发集团对每人每年有5000元补助,入学后与兴发集团签合同,毕业后与兴发集团直接对接就业等。

  “以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等专业,校际之间同质化竞争,争抢生源,企业也难以招到所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。”宜昌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杨晓艳告诉记者,今年中职学校专业的新增,不是“随意而为”,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,配合文化旅游、化工等重点支柱的产业发展,引导市内行业龙头企业、高职院校牵头,大中型企业、创新型中小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,打造紧密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联盟。

  主动停办低就业率专业 为打造拳头专业“壮士断腕”

  在今年的中职学校专业调整中,三峡中专新增两个专业,停办的专业有5个。

  三峡中校长郑涛涛告诉记者,专业停办各有不同原因,如客房服务是因为人才相对饱和,需求量急剧下降;播音主持是因为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;办公自动化技术是因为细分成多个专业,而且更重要的是“全市一盘棋”,和其他学校专业错位发展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专业停办的同时,为了满足师资缺口较大的幼儿园保育员,三峡中专特地引进护理专业的师资,今年新开“幼儿保育”专业。与此同时,建筑类、艺术类、电商物流和烹饪类这几大“拳头专业”,该校今年将继续重点打造。

  除了职业学校自身的主动调整,记者还了解到,宜昌市教育局也严格新增设专业审批备案程序:凡已有3所以上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,原则上不再增设,对于连续两年招生困难的专业,不再批准其他学校增设;严格督查各专业建设情况,对于连续两年未招生的专业一律注销,对于连续三年招生数量不足、质量不高无特色的专业根据总体布局停招,力争让专业设置更加规范科学。

  目前,全市中职学校由“十二五”时期的149个专业调整为现在的49个专业,专业聚合度越来越高,学校错位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。

  职业院校力挺地方产业 校企合作开设“订单班”

  7月16日,宜昌市教育局出台了《开展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专项活动》的通知,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“联姻”。

  宜昌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杨晓艳表示,“联姻”主要是围绕“五个一”的活动进行。具体包括,签订一批校企合作协议;开设一批订单班;完善一批人才培养方案;培训一批企业员工;开展一次职业教育政策宣讲。

  “我们还要求校长走出去,调研行业企业,增设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,改造升级传统专业,减少或取消市场需求小、专业水平低的专业,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。”杨晓艳告诉记者,按照教育部要求,职业院校的书记、校长要带头保质保量完成联系企业任务,中职学校要联系50家以上的企业。

  宜昌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石希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初步解决了“粗放型”发展、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匹配度不高的问题,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,将着力推动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精准对接。

  石希峰还介绍,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市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进行星级评定,构建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,把市场供求、就业质量作为引导学校调整专业、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,通过专业分类评价,自然淘汰落后专业,对各校形成倒逼机制。

  中职学生培养,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。杨晓艳告诉记者,今年宜昌积极争取落实中央、省中等职业教育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5个,用于部分县市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。同时,在全市教育领域的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项目中,谋划了一批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”,目前,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建设项目。

文章标题:宜昌中职教育瞄准企业需求 7所中职学校新增专业14个,停办专业9个

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hbzsw.com.cn/news/276.html + 复制链接

相关文章
人气专业

快速升学通道

职业学校 空中乘务 高铁动车 幼师学校 五年制大专 关闭